一日,9团团长去基层视察,发现连队的战士各个面黄肌瘦。团长对连长下令:“马上杀1头牛,给战士们改善生活。”连长却拍桌回答:“你的命令是错误的,我坚决不会执行,谁也不能杀牛吃肉。”
我们都知道一句俗语,那就是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”,可见部队后勤工作的重要性。要想打胜仗,务必要保证战士们能吃饱穿暖,能拥有充足的武器弹药,这一切的工作都离不开后勤干部。
在革命战争岁月,我军就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后勤干部,何正杰就是其中1个。何正杰,湖南长沙人,出身贫寒。他少时给劣绅家打工,受尽了劣绅的毒打、剥削,为了能够活命,选择投入湘军。
在军阀部队中,何正杰一待就是十几年,受够了军阀部队的黑暗腐败,最终选择脱离了湘军。1930年7月,主力红军开始攻打长沙,何正杰听说了红军的主张,心里佩服不已。
他主动来到红军征兵处,报名参加红军,成为光荣的红军战士。这时的何正杰已经33岁了,比许多红军干部的年纪还要大,上级分配他负责后勤工作。何正杰承担重任,勤勤恳恳筹措物资,积极保障部队的后勤补给。
他常常没日没夜地忙碌,困了就趴在桌上睡一会,醒来就要继续忙碌,保持着“连轴转”的工作状态。很快,因为何正杰表现优异,被升任为红3师9团连长。
一天,9团打了大胜仗,部队缴获了一些耕牛。9团团长来到何正杰所在连队视察,却发现战士们各个面黄肌瘦,把何正杰叫过来询问情况。9团团长问:“战士们各个营养不良,你为什么不替他们改善生活?马上给我杀头牛,给战士们吃肉。”
何正杰却说:“团长,这样做不对,我不会执行的。”9团团长立即拍了桌子,说:“这是我的命令,必须执行。”何正杰也是脾气执拗,也狠狠拍了桌子,回复团长:“上级有命令‘不准杀耕牛’,你的命令是错误的,我坚决不会执行,谁也不能杀耕牛吃肉。”
9团团长拗不过何正杰,气愤地离开,何正杰恪守住了纪律,把自己的口粮省给战士们吃。何正杰则以野菜果腹,被饿晕在路旁,9团团长亲自来探望,只说:“老何同志,我脾气大,请你原谅,你严守纪律是对的。请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,只有养好了身体,才能再为革命建功。”
就这样何正杰一边带兵打仗,一边筹措物资,很快升任了军团管理科科长。到了抗战时期,何正杰历任了八路军115师教导大队大队长、18兵站部部长等职,跟随部队开赴华北抗日前线。一次,115师主力准备进攻日伪马家山据点,何正杰奉命率部破袭日伪据点附近的2座石桥(日伪军撤往县城的必经之路)。
何正杰率领教导大队赶到石桥位置,准备拿着镐头挖开石桥,切断日伪军的退路。在天寒地冻的情况下,湿泥填满了石板缝隙,把整个石桥冻成了一个整体。镐头砸在石桥缝隙位置,石板纹丝不动,破袭工作陷入困境。
何正杰当即下令:“马上搬些柴火来,在石桥底下点燃,边给石桥烤火,边用镐头刨。”经过大火炙烤,石板之间果然出现了松动,石桥很快被破坏了。115师主力部队对马家山据点的日伪军发起猛烈攻击,日伪军抱头鼠窜,却发现石桥被破坏,只好乖乖束手就擒。
到了解放战争时期,何正杰跟随部队开赴东北,历任了东北人民自治军东满护路军司令部司令员、松江干部学校校长等重要职务,为东北的解放做出巨大贡献。新中国成立后,何正杰(革命年代改名为德全)又先后担任了中南军区公安部队副司令(主管后勤工作),被授予了中将军衔,青史留名。
何正杰团长马家山石桥日伪军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